瓦窑沟街至里坪公路,全长11.69公里,原路面净宽5.5米,是瓦窑沟乡通往狮子坪乡、陕西省商南县和连接省道S246公路的主要通道;由于遭受2007年“7.30”和2010年“7.24”两次特大洪灾,致使部分路段严重损毁,同时,由于坡大弯多,近年来车流量不断增大,该路段已不能满足沿途群众的出行需要,逐渐成为制约全乡脱贫攻坚的“拦路虎”,群众要求扩建道路的呼声较高。
2017年上半年,在该乡党委、政府的努力下,在县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,该路段列为今年县乡道路柏油路工程的示范路段,并向社会承诺,年底前建成通车。由于时间紧、任务大、施工条件差,怎样才能使工程快速、高效推进,这是摆在瓦窑沟乡党委、政府一班人面前的难题。
“再难,我们也要把路修通”,党委书记李瑞方在班子会上下了死命令,各相关村、办站所、乡直单位纷纷递交了责任状,承诺路不修通,不下工地。在短短的10天内、在基本无工程占地及附着物补偿资金的情况下,该乡采取六项措施,确保了工程顺利推进。
一是抓组织,重协调,创优建设条件。由大人主席王向东任指挥长,乡政府抽调农村工作经验丰富、熟悉工程业务的2名同志和沿线村支书、主任为成员。从9月4日开始到9月13日,按照设计方案,组织村民共同清点占地及地表附着物,登记造册,核准数量,由村民和指挥部成员签字认可。
二是重谋划,定方案,抓好前期工作。认真按照扶贫公路建设总体要求及(三政〔2013〕66号)文件标准,第一时间做好群众地表附着物林木、房屋、坟墓赔付补偿工作;并对不在国家补偿范围之内的土地、林坡及其它地表附着物,由乡政府拿出部分资金予以适当补偿,减少群众损失,获得群众支持。
三是重宣传,强发动,形成全民支持扶贫公路建设热潮。乡公路协调指挥部在乡政府支持下,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,动员沿线村民以主人翁的精神全力支持公路建设。指挥部和三个村委会组织相继在7个居民组召开动员会议,统一思想认识,明确清除地表附着物时限,获取群众支持。
四是抓协调,重沟通,全程跟踪服务。工程沿线所涉及的电力、通讯线路较多,重点难点是拆迁的坟墓和村民菇棚很多,给协调工作增加了很大压力。乡公路协调指挥部成员坚持天天深入到工地,现场督促村民在限定时间内清除地表附表物,随时解决一些突发性问题。对少数有思想情绪和有实际困难的村民耐心地做通思想工作,解决实际困难。如工程占用观沟村板长沟组村民焦云生的山坡20多亩、耕地3亩、经济林5亩,需砍伐瓦窑沟村板二组刘书理板栗、生漆等经济林150多棵,在乡村指挥部成员的共同努力下,在不到5天时间内,全部清理了地表附着物,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。
五是明任务,严奖惩,强力推进项目建设。乡指挥部,对道路建设前期清赔、路基开挖、路面平整、管护等环节,向施工单位规定了明确时间任务,并对各行政村和农户制定了奖惩办法,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地表附着物清理及施工中较好配合的村,予以适当奖励,对不积极支持、阻挠工程施工的村民由公安机关打击处理,全力以赴确保工程顺利推进。
9月16日开工建设以来,已完成路基整个3.5公里,工程进展较为顺利。